中国文明网 设为主页 | 加入收藏
zhongguowenmingwang
title_picture2

滨州文明网 > 专题活动 > 滨州好人榜 > 2015年滨州好人榜 > 2015年2月 正文

孙志胜

2020-04-10来源:滨州文明网

摘要:孙志胜是千万公路人中的一员,按交通部规定,公路项目实行异地监理,作为公路监理人,注定要远离自己的家乡。他工作14年,其中9年在陕西、新疆等工地。从茫茫的黄土高原,到海拔4500多米的天山山脉,都有他默默奉献的身影。长年的漂泊生活,并没有耗尽他对本职工作的激情,他常年驻守在高速公路修筑的工地一线,路在哪里,他的家就在哪里,“甘做一颗铺路石”,正是他的人生信条和真实写照。

推荐关键字

孙志胜,男,1978年出生2000年10月,大学毕业后通过双向选择就职于滨州市公路工程监理处,从事全国高速公路施工监理工作。

孙志胜是千万公路人中的一员,按交通部规定,公路项目实行异地监理,作为公路监理人,注定要远离自己的家乡。他工作14年,其中9年在陕西、新疆等工地。从茫茫的黄土高原,到海拔4500多米的天山山脉,都有他默默奉献的身影。长年的漂泊生活,并没有耗尽他对本职工作的激情,他常年驻守在高速公路修筑的工地一线,路在哪里,他的家就在哪里“甘做一颗铺路石”,正是他的人生信条和真实写照。

作为公路人,面对酷暑严寒,风沙雨雪,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,早已是家常便饭。酷夏在工地上要耐得住热,沥青混凝土最佳的铺筑天气就是干燥酷暑,夏天气温达到38度,他跟工友们需要守护着150度以上的改性沥青混凝土,并笑称沥青摊铺现场是“煎人”,灼热的沥青混凝土冒着有毒的青烟,炝得人没法呼吸;寒冬就得耐得寒,滴水成冰的寒冬,穿着军大衣,带着厚帽子,顶风冒雪整宿的盯在地下灌注桩的施工现场。他参建的陕西靖边到安塞高速公路,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处,毛乌素沙漠曾是我国沙尘暴的重要源头,当地人说它是一年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。当沙尘暴来临时候,狂风肆虐,黄沙蔽日遮天,在施工现场,瞬间就会让人感觉到沙尘锋利的撕咬,手上若不抓住身边的固定物,准会被扑倒,嘴里眼里全是沙子。

多年的工作磨练,使他从一名普通监理员,到专业工程师,再到现在的驻地工程师,孙志胜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。他始终恪守“诚信做人、用心做事、确保目标”的工作理念,“宁当恶人,不作罪人”,为确保工程质量、进度、安全,精心把握每一个重要环节,做到事无巨细,精益求精。看图纸、批文件,开各方协调会,组织制订施工预案,检查防汛工作……繁重的工作让他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的饮食起居,每天超负荷工作12小时以上。公路施工中,点多面广战线长,决定工程质量的是隐蔽工程,是细节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每一条参建的公路,在通车35年后,他会时常驱车去跑一下,查找缺陷,纠正不足,深刻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质量控制,让自己参建的公路一条更比一条好。

通过踏实的工作,他多次被滨州市公路局、监理处和各项目业主评为“先进个人”、“优秀监理”;同时,所在或所负责的项目监理机构也被相关省市的交通主管部门、项目业主多次授予“优秀监理单位”、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”等荣誉及表彰。

为了公路建设,他也失去了很多,亏欠着自己的家人。修建高速公路的地方是远离都市、人群,封闭闭塞的山沟、丘陵、戈壁滩。受生活条件的限制,没有电、没有通信,能和家人通个电话都成为奢望。他可以无惧风沙严寒酷暑,也可以不羡慕都市繁华,但他无法抗拒内心产生对亲情和乡情无声的呼唤。他挂念家乡年迈的父母,想念温柔贤惠的妻子,思念天真可爱的孩子。结婚10年,算起来与妻女老人在一起的时间超不过500天工作性质的不同,使命感让他没有任何选择。他很清楚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,就得必须忍受着孤独。在每次千山万水的匆匆回家,短短几日的相聚,是最幸福的时候,说不完的话,道不尽的亲,然而肩上的责任使他不得不匆匆返回工地,再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热的公路建设事业中。

每当看到气势雄伟的桥、笔挺的路,因为自己的一份努力而逐渐地崭露头角,一切艰辛与辛酸都是值得的。他热爱公路,那是他汗水泪水抛洒的地方,寄托了他的理想,这理想是让天堑变通途;是它让他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,这价值是在公路建设中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
责任编辑:李 玉
滨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滨州传媒集团滨州传媒网承办
鲁ICP备10208577号  电话:3162380 邮箱:bzwmb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