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 设为主页 | 加入收藏
zhongguowenmingwang
title_picture2

滨州文明网 > 文明头条 正文

多彩多姿的滨州牛故事“唤醒”大地新春

2021-02-20来源:滨州日报

摘要:牛年要有牛精神!孺子牛、拓荒牛、老黄牛,最令市民们感到兴奋的是哪一个?——当然是萌萌的可爱小牛啦!

推荐关键字

  牛年要有牛精神!孺子牛、拓荒牛、老黄牛,最令市民们感到兴奋的是哪一个?——当然是萌萌的可爱小牛啦!

  新春佳节之际,市文化馆举办多场有关牛元素的活动,牛文艺、牛物件、牛形象、牛故事组成滨州的牛文化,吸引众多孩子参与其中,迎接牛年的到来,为富强滨州增添牛牛的精气神!

  童心指尖有智慧——绒绣牛“唤醒”牛年 

  指尖上的智慧、童心里的好梦,传承千年文化的“小牛”非遗最受宠——近日,在市文化馆欢乐迎春文化荟现场,在非遗项目传承人牛国秀指导下,十几个孩子小手飞舞、小心思飞扬,做出了一个个灵动欢快、萌气十足的绒绣“小牛”,让现场观看的市民感觉很惊艳!

  现场,在这个名为“非遗传习坊”牛转乾坤绒绣体验活动中,牛国秀一边喊,一边演示。孩子们手中拿着针线和布反复比划着,迫不及待地要尝试。

  指尖飞舞,他们先绘制出小牛形状,再用黑线穿针,沿图案绘制,生动的小牛轮廓便形成了。紧接着,牛国秀从手机中找出小牛的彩色图案,教孩子们用彩线绣出眼睛、耳朵,然后用中性笔勾勒一番。从黑白到色彩,从线条到故事,这样,一幅栩栩如生的小牛就完成了,真是牛气冲天啊!

   

  看到“私人定制”的首件绒绣作品完成,孩子们有满满的成就感,纷纷与作品合影留念。“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接触绒绣,它能锻炼性格,需要耐住性子沉下心,才能绣好,”市民孙先生说,“我每次寒暑假都要带孩子来文化馆,让他感受到文化魅力。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儿,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”。今年8岁的孙佳宜感觉刺绒绣很好玩,小嘴巴巴地说:“要掌握一定的技巧,必须静下心来,不能急,慢慢来,才能做出最好看、最好玩的小牛!希望我的2021有满满的牛精神!”

  牛国秀告诉记者,绒绣俗称“剟花绣”,是我市一项传统技艺,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其特点,是多采用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,以变化细微为特色,作品品位高雅、浑厚庄重,风格典雅大方,是不可多得的厅堂装饰、艺术收藏之珍品。

  牛国秀是绒绣艺术的第五代传人,从事绒绣已有40多年,还先后获得“绒绣技术”和“绣花针工艺”两项国家专利。其作法,是将棉布撑在缯子上面,将绘制好的图案描绘到棉布上,用一种自制的空心针将绣线以针的顶端引入到末端,再以针眼穿出,即可沿着描绘好的图案进行剟刺,完后再用绣花剪刀,剪成毛绒绒的,故名绒绣。

  “绒绣对孩子来说,难度较大,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孩子们表现地都很棒。能绣成这个样子,很不简单!”牛国秀说。

   

  千年非遗项目滨州剪纸:“叫响”牛年 

  一把剪刀,一张纸,一幅吉祥,一番祝福——近日,在市文化馆的剪纸体验现场,十几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,小剪刀飞舞,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“小牛”。

  找好位置,手中的剪刀轻轻转动几下,“咔嚓咔嚓”几声过后,一只小牛便成型了。再将红纸展开,四只小牛不用扬鞭自奋蹄,活泼泼地呈现在人们眼前,令周围“观战”的观众深感惊讶!

  看!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,老师耐心地比划和示范,简单翻转、折叠后,开始动手剪,一个个热火朝天地忙碌着。在剪纸过程中碰到难题互相讨论,互帮互助,不一会儿,一张张纸变得小巧、灵动,变成了一个个美丽“小牛”。

  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剪纸“小牛”,不住地合影留念。“剪纸在平常有看到,但没有亲手剪过,这是第一次剪纸,感觉很好玩”9岁的索闻彤说。此外,记者看到,一个孩子身穿“牛转钱坤”的衣服在剪着小牛,“昨天就来剪过,一剪就“上瘾”了,今天一大早吵着非要过来继续剪。”孩子父亲于先生说道。

  指导教师蔺飞飞告诉记者,剪纸,又叫刻纸,是一种镂空艺术,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。目前,滨州民间剪纸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
  据悉,非遗传承人蔺飞飞自幼跟随奶奶——滨州当地传统剪纸的代表人物杜秀贞长大,在奶奶的艺术熏陶下,蔺飞飞喜欢上了剪纸艺术。经过不断地努力,蔺飞飞在剪纸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,并创作了一些富有个性的优秀作品,在各级展会上屡屡获奖。毕业后,蔺飞飞接过奶奶手中的“剪刀”,开始传授孩子们剪纸艺术。

  “剪小牛比较复杂,需要沉下心,慢慢剪,孩子们这次剪的都很好。”蔺飞飞说道。

   

  孩子们剪小牛 

   

  牛上加牛 

   

  聚精会神看演示 

   

  小牛成品 

  滨州绝活虎斗牛:敢斗猛虎的雄牛“唤醒”了牛年 

  其实,除了绒绣和剪纸,充满牛元素的非遗项目,还有滨州沾化“虎斗牛”!

  它发祥于沾化县利国乡的来刘村,始创人李学元、陈兴武根据牛、虎和猴子的形体动作创编。它是一种具有娱乐群众、强身健体、增强合作性与协调性的集体舞蹈,具有浓厚的北方地方文化特色,流行于沾化古城、利国,邹平的黛溪、黄山、韩店、九户等镇街。这是一种传统舞蹈项目,历史悠久,清朝光绪年间就有正月十五张灯闹虎斗牛的记载。著名学者王庆云(清拔贡)曾撰写邹平城关的民间舞蹈项目三义村“虎斗牛”的文章。目前,该项目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。

  此前,在沾化县利国乡利国四村,记者就曾看到绝活“虎斗牛”。村民闫如胜说,前些年哪能到这个样,每年能演出50多场。

  “虎斗牛”起源于明代一个传说,说的是一只老虎和一只猴子居住在同一座山上,一天,老虎和猴子争斗起来,老虎吃掉了猴子。在这个时候,一个小孩正在山上放牛,老虎发现了小孩,要吃掉小孩,小孩非常机智,引导自己的牛与老虎争斗起来,最终,小孩和牛斗败了老虎,取得了胜利。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,编排出了“虎斗牛”戏,深受群众喜爱。

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这个绝活传入了沾化利国乡,起初在来刘村演出。1985年在原利国乡文化站站长王忠昌的引导下,“虎斗牛”传到利国四村。由当时正在利国小学任教的张顺义组织演出。1996年张顺义当选为利四村党支部书记后,和村班子成员张树华、张学庄,村民闫如胜一起继续进行“虎斗牛”表演。在1985至2002年时间内,每年下村表演不少于50场,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,陶冶群众情操,促进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。2003年,当时由乡政府出资3000元、村委会出资1500元统一配齐配全了所有演出设备,张顺义一帮人自己动手制作演出道具,同时选了一批具有演出资质的年轻演员充实到队伍中,队伍最大时能达到200多人。当年代表乡政府到县参加汇报演出,获得全县文艺汇演一等奖。2004年再次代表乡政府参加全县文艺汇演,再次获得文艺汇演一等奖。

 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表演成绩,但村里的年轻人对“虎斗牛”已不太喜欢,前些年各村争抢队伍的场面,现在已很难见到。在这种情况下,队伍的排练与演出经费便无从着落。为了不使这一民间艺术失传,利四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多次出资组织排练、演出,村民闫如胜更是热心,把他的家当成排练场,一有演出,他义务出车、出人,老闫说:“只要乡亲们喜欢,我掏个钱也乐意,怕是人们不感兴趣。”

   

   

  那40岁的蒲湖铜牛,见证着爱在滨州的耕牛精神!

 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,蒲湖岸边伫立着一尊铜牛。它据传建于上世纪80年代,至今有40余年的历史,这尊铜牛在40年间无论刮风下雨,毅然默默注视着蒲湖,见证着蒲湖的沧桑变化,也见证了滨州改革开放40余年的巨变。

  春节期间,记者驱车到了蒲湖边,由于是春节假期的缘故,蒲湖边比平时热闹了许多。记者走到铜牛的位置时,铜牛身边已经围了不少游客,游客们纷纷摸着铜牛的牛环合影留念。

  合影之余,铜牛勾起了不少游客的童年回忆。“我是86年的,自从我出生,这尊铜牛就在这里,小时候家在大坝底下的六街,经常来这里玩。”一位女士说道。“很小的时候就在这里和这尊牛为伴,一开始个子矮只能到牛环,后来长高后,直接骑到牛背上。”

  记者仔细打量着这尊牛,整座牛雕塑呈黑色,经过40年间的风雨,有些地方有些生锈,但整体依然气势磅礴。牛头向前,目视远方,牛蹄向后蹬,仿佛一幅向前奔跑的样子,呈现出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。

  这铜牛雕塑已经伫立在这里40余年。在40余年间,滨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黄河小镇蝶变为渤海明珠。这尊牛,也象征着滨州人民不断开拓创新、向前奔跑的决心和毅力,是建设“富强滨州”中的滨州人的缩影。

   

  铜牛雕塑 

   

  游人合影留念 

责任编辑:李 玉
滨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滨州传媒集团滨州传媒网承办
鲁ICP备10208577号  电话:3162380 邮箱:bzwmb@sina.com